CIOMark Hall以前担任过CIO,现在是为CIO们提供在线社区的xPeerien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表示,问问CIO们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头痛问题是什么,答案可能出人意料。既不是非擅权系统,也不是预算减少,更不是网络中断。“每年一再提到的让CIO们夜不能寐的问题是,技术供应商们的那套营销做法。买卖双方简直就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这套做法对买家来说并不高效;对卖家来说同样并不高效。双方之间的整个关系成问题。”
Hall讲起了一家制药公司CIO的故事:这家制药公司是一家知名软件和服务供应商的大客户。当时CIO正在开为期二天的战略会议,那家供应商大名鼎鼎的总裁也参加了会议。开会第二天,CIO的行政助理告诉他,这家供应商的推销人员打来电话,于是把电话转到了CIO的手机上。电话那头的人说:“先生,您好!我是公司销售部的某某某。我想询问贵公司是否需要什么软件。”这个不速之客的雇主正是这家IT供应商,而这家供应商的总裁此时此刻就坐在这位CIO的对面。Hall说:“这表明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显然存在某种脱节。你会想,这家供应商应该有一套更好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免得同一家公司的一个部门不知道另一个部门在做什么事。这种失误天天都在发生。”
Hall表示,他想改变IT买家与IT卖家的这种关系;为此xPeerient提供了一个平台,以便CIO们以匿名的方式向供应商进行采购。Hall表示,事情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尤其是在外包领域;在这个靠关系致胜的行业,一开始做好工作显得至关重要。Hall说:“问题主要出在买家和卖家如何相互认识。现在,这个过程摩擦不断。”
某媒体采访了Hall,询问了技术供应商们在销路拓展上浪费了多少钱,IT主管们为躲避烦人的推销人员又想出了怎样巧妙的方法,以及如何修复关系破裂的技术服务市场。
某媒体:世界各地的IT开支在继续增长。2010年全球IT部门的开支超过了3万亿美元,其中8亿多美元用于外包。可是你说供应商的销售策略仍停留在早期阶段。
x Peerient的首席执行官MarkHall:问题主要出在买家和卖家相互认识的方式上。这种方式缺乏效率;依靠死缠烂打,销售团队成天谈论的是开展猛烈的推销攻势。摩擦不断,因而不信任对方。据市场调研公司IDC声称,美国IT供应商每年花在拓展国内销路上的费用就高达250亿美元。
我认识一家一级软件和服务供应商,它从印度班加罗尔的一个呼叫中心开始拓展销路工作;该呼叫中心拥有3000名全职员工,有自己的一套物理和管理基础设施。那些员工晚上来上班,开始打电话给欧美公司,核实企业IT主管们的联系信息。一旦核实了这个潜在客户,客户信息就发给内部销售部门,另外有人会打跟进电话过去,确定该潜在客户有没有兴趣。之后,客户信息发给渠道经理,他们会约时间拜访客户。然后客户信息发给该地区的渠道合作伙伴。他们目前的比例是1000:1;也就是说,为了获得一个机会,就要打上千则电话。而IT买家们越来越擅长躲起来,避开这整个过程。
这套做法完全基于最初是在19世纪想出来的消费者推销模式。这是一种需求生成模式。你把美味的汉堡搬到电视屏幕上,往汉堡里面塞满奶酪和培根。你使它看起来美味可口,吸引力十足。人们见了会说:“哇!我想吃那个!”,于是上汉堡王快餐店买汉堡。但这种做法在企业IT领域行不通。企业的CIO才不会说:“我以前觉得不需要存储。哇!但现在我需要存储!”
某媒体:你特别指出,这个过程导致了不满意和不信任。这种不良情绪会进入到之后出现的日常外包关系吗?
Hall:我觉得,每个推销人员对于销售时候的关系和平常时候的关系分得很清。做推销的毕竟是做推销的。
我认为真正大有关系的一个因素是外包决定。一名优秀的推销人员善于建立关系,他能把糟糕的服务推销给你。而一名糟糕的推销人员实际上可能拥有更好的服务。最后的赢家是最出色的推销人员,而不是最出色的外包商。如果你寻求有一个更好的结果,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合理的评估来做决定。
某媒体:签订了合同后会怎样?强行推销还会继续吗?
Hall:如果这是涉及IT服务的关系,那么总是存在续约的问题。在你作出采购决定之前的两个月,推销人员拼命巴结你;但采购之后的十个月,你可能见不着他们的影子。而在你续约之前的两个月,新的推销人员又打电话给你。这就是供应商对待客户的一套。
如果你已经与一家IT服务公司建立了关系,转换成本可能很高昂。供应商的目的就是想让这种关系尽可能地根深蒂固,那样切换成本还要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