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 “棱镜门”敲响警钟

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美国“棱镜门”再一次让世界强烈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去年,一部名为《疑犯追踪》的美剧展示了一个类似于升级版的“棱镜”项目。一个天才设计出一部机器,它能够收集在美国国土上活动的几乎所有人的信息, 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后,机器能找出对美国国家安全有威胁的人,甚至,它能发现生命受到威胁或者对别人生命构成威胁的人。当然,信息收集渠道离不开各种网 络:电话、信用卡、电脑……

“棱镜门”的曝光让人意识到,果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大数据时代的安全与隐私早已成为热门话题。美国社会思想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才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其实,我们早就开始享受大数据的好处。比如,在网上买书时,总能看到系统推荐给你的书目,而这些书目基本上不会偏离你通常的兴趣。这当然比在茫茫书海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书方便了不少。

只是,我们在享受信息时代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无意识地把自己置于各种聚光灯之下。

前段时间,Facebook的用户就稍稍紧张了一下,因为剑桥大学心理测试中心和微软剑桥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一些特殊算法,从一个人“喜欢” (Likes)什么就能判断他的个人信息,精度很高。比如,仅通过研究志愿者的“喜欢”,研究人员就能准确判断用户是白人,还是非裔美国人,精准度高达 95%;而88%的案例中,能够分析出用户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

这只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例子。“棱镜门”和《疑犯追踪》则让我们看到了更惊人的可能性。只要有心,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任何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可以被置于监控之下。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们的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各国的战略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美国奥巴马政府去年就已宣布推出 “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将把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作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能力。在大数据这个新的领域,美国再一次走到了前面。

该如何限制对大数据的滥用?该如何保护人们的隐私?大数据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世界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微笑/wx
  • 撇嘴/pz
  • 抓狂/zk
  • 流汗/lh
  • 大兵/db
  • 奋斗/fd
  • 疑问/yw
  • 晕/y
  • 偷笑/wx
  • 可爱/ka
  • 傲慢/am
  • 惊恐/jk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资料下载专区
图文资讯

2016年软件即服务发展的五大主题

2016年软件即服务发展的五大主题

对于2016年软件即服务(SaaS)我并没有什么伟大的预言,也没有深邃的远见或是史诗般的猜...[详细]

从生产安全体系视角看数据安全

从生产安全体系视角看数据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安全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新场景、新技术、新名称都越...[详细]

RSA 2019大会最值得关注的10个网络安全趋势

RSA 2019大会最值得关注的10个网络安全趋势

RSA2019大会本周开幕,来自八家知名网络安全厂商的高官们谈到了他们期待在今年大会上...[详细]

Gartner:政府部门2019年将重点投资「数据

Gartner:政府部门2019年将重点投资「数据分析与网络安全」的技术

数字化转型时一场长期竞赛,2018年数字化转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少用于支持数字化转型...[详细]

区块链正在应用于正在兴起的网络安全运动

区块链正在应用于正在兴起的网络安全运动

尽管有关加密货币和交易所的黑客和欺骗的新闻铺天盖地,但事实仍然是,真正的区块链在...[详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