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即便是大型机构建设的终端管控体系,也存在着明显的安全死角,这很容易导致应急措施无法有效执行。例如,在发生类似“永恒之蓝”大型攻击事件时,相关应急机构由于不具备统一的网络终端安全管理能力,对已知的病毒样本无法查杀,以至于在国家整个应急安全管理体系的最高端,情况无法及时汇集,进而造成无法对安全事件进行集中的应急管理和响应处置。
因而,面对当今越来越复杂的网络攻击,传统的安全防护思路和技术已经失效,建设全新的网络安全体系才是最终出路。
在传统的安全产品中,不管是设备还是软件,提供的只是一种工具,安全服务也只是借助工具的应用来实现自身防御。但随着安全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安全服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
目前,不少业内人士已经达到一种共识:未来的安全企业,尤其是大型安全企业,应该由工具制造者转向能力提供者,即服务。
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是指安全运营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因为“银弹”不存在,零入侵成功率更不存在,所以用优秀的运营能力来降低攻击成功率,用更快的应急响应速度来减少攻击成功后导致的损失。
也就是说,通过这两大安全能力,帮助企业或组织将安全风险控制在某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才是更为合理的安全理念和决策选择。
四、安全云+人=真正的价值
但问题是,由于这两大能力对安全企业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这不仅需要这些企业研发出可靠的工具,更需要使用这些工具的专业人员。
那么,谁又能有足够的实力来提供这两大能力呢?或者说,广大的安全企业该如何转变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形势呢?
首先是工具。如上文所说,传统的边界安全设备和基于规则的防御方法,在目前的市场中已经常态化,并且已经不能适应安全形势的发展。而且,这种方式也只能配合新兴的安全手段去应对大量的普通攻击,在面对复杂、高端的攻击手法时,仍是一筹莫展。
另一方面,不管是流量分析、威胁情报,还是机器学习,也不管是主动防御、自适应,还是态势感知,都需要高级安全专家的深度参与,才能最终形成有效的安全利器。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安全市场中,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人才仍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
在未来网络安全的攻防战中,将会通过集聚一批高级安全专家和智力人才,把通过各个渠道取得的数据情报集中起来做分析处理,同时结合本地安全运营人员传回来的现场数据,打造出与之相对应的“无人机、激光枪、导弹”等一系列易于使用、精准高效的枪支弹药,并随时根据情况将这些“武器”提供给前线作战的士兵(即使用这些工具的专业人员),来解决用户的安全威胁。这同时也可以很好的解决用户现场需要配备高级安全专家的困境。
而这个在高级专家支撑下,可以输出各种顶级军火的军工厂,就是目前各大安全企业都在全力打造的,一个可以输出各种安全功能的资源提供中心,安全云。
在云端,用户将逐渐成为安全行为分析的新中心,可用虚拟化的交互性攻防技术,将安全智能从概念走向落地。
五、三分天下 孰优孰劣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今后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谁越能抓住平台化、数据化、服务化的主流技术和市场方向,从以往的以卖产品为主转变为产品与服务的有机融合,谁就越有机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就国内而言,目前国内一流的网络安全服务企业,大致可为三类:一是拥有海量数据和顶尖人才的企业,即以阿里、腾讯、百度、360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二是传统安全大公司,以启明、绿盟、卫士通为典型代表;三是IT通信设备企业,如华为、新华三等。
那么,在这几类企业中,谁最有可能成为上文所说的年入百亿的安全企业呢?
首先来看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共性,就是安全能力主要是服务自己,只有在“达则兼济天下”的情况下,才会发力企业级安全。不过,近几年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称雄市场的野心逐渐显现。例如,阿里巴巴收购国内安全公司翰海源,增强阿里云的防护体系。腾讯成立了信息安全研究部门“玄武实验室”,投资安全公司知道创宇,并与启明星辰联手推出专门的企业安全产品,来增强在安全方面的整体实力。
其次再看传统安全大公司,这些公司近年来明显在企业战略转型的速度上落后于互联网公司。但凭借早期的技术积累,已经有一部分公司意识到问题,并开始向新的模式发力。例如,一向以技术口碑见长的绿盟,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P2SO战略,即“由产品转向解决方案与运营”,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同时,该公司还以4.98亿元收购亿赛通100%股权,投资数据库安全厂商安华金和,填补了在数据安全和网络内容安全管理领域的技术不足。
最后是以华为、新华三为代表的通信设备企业。华为近年来由于担心主营业务受影响,少在安全上发声。但在中美贸易战之后,其又重新加大对安全领域的重视。新华三则依托紫光集团的雄厚资源和世界级IT提供商的整体方案优势,发力企业级安全的雄心显露无疑。但两者也有一个共点,就是黑客攻防能力不突出。
六、最值得关注的安全公司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的安全类企业要么具有浓厚的互联网基因,要么是从传统的安全企业转型而来。但有一点相通的是,在新一代的网络安全环境中,不管这些公司如何发力,都很难脱离其鲜明的出身烙印。
这里还有一家公司,却非常值得分析和研究,该公司既有别于当前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同于传统的安全企业,其在整个网络安全行业的地位都是特殊的。这家公司就是360企业安全集团。
从目前网络安全行业的现状来看,大型互联网公司在大数据、机器学习、威胁情报、移动终端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但在安全服务方面却略显不足,而传统安全企业则在客户交付与安全服务方面有着自己的深厚积累。从企业基因上来说,二者是不一样的。但就目前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来说,只有将两者互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目前许多传统安全手段无法解决的难题。
360这家公司的特殊处在于,该公司一出生便同时兼具了互联网基因和传统安全企业的基因。这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级安全公司,这些优势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安全公司都难以比拟的。
就全球而言,相比较本地数据居多、缺少互联网数据的老牌安全企业,如赛门铁克、迈克菲、趋势科技等,360无疑在网络数据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基于这些优势,360在2015年提出了“数据驱动安全”的技术理念,并致力于用大数据方法解决数字化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过去几年间,360基于“数据驱动安全”的产品、方案和服务已经成功保护了超过百万国内政企机构的网络安全。另外,360在运营模式上的探索也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其提出的安全能力=安全云+人的理念已在实践中落地,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效果。在这一模式下,360将服务延伸到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粘性。同时,也效促成了与各个渠道商的深度绑定,实现了企业、渠道、用户三家共赢的局面。
那么在未来网络安全这片蓝海中,360企业安全集团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参天大树”吗?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