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电子元器件误差小于0.003毫米?近日,记者走进贵州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智慧工厂找到了答案。
“麻花针外观检测系统,结合后台视觉检测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麻花针外观进行全自动检测,取代了过去的人工检测,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航天电器智能制造工程部综合管理处处长吕江涛介绍,目前,系统已能够100%自动剔除不合格产品。
如今,在航天电器“圆形电连接器智能制造生产线”上,三万多种产品实现了“不停线、不换线”生产。
“这条生产线的设计产能是年产量50万件,同时随着智能化的实现,目前产品的合格率从90%提升到了99.8%。”吕江涛表示,提质降本增效是自主创新该条生产线的主要目的,该产品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使用,还在轨道交通和高铁动车上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航天电器作为贵州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的领军企业,推动工业向智能化生产,企业一直在努力。而如何让“智造”创造高品质,贵州不断在发力。
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六个重大突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开展产业大招商,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早在2018年2月,贵州就印发《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明确要加快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
一间间智慧工厂应运而生,贵州工业朝着“制造”到“智造”过程迈进。
2016年,同济堂引进德国智能包装线,对公司大品种进行了全产业链自动化和部分智能化改造,基本实现了中药制剂生产全流程智能制造。在同济堂可视化工厂,一分钟900板药品便在自动包装线上完成包装,每板药品都通过快速成像技术进行在线检测。
智能制造并不等于机器换人,而是人与机器的合作共赢。同济堂副总经理孙宜春表示,同济堂的智能化生产线优化了20%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包装盒仓储物流等环节,同时相关员工也被转移到中药材种植、配方颗粒、大健康产业等新增业务板块。
同样的场景也能在航天电器看到,过去传统的圆形电连接器生产线需要45人,如今新的生产线设计产能是11人。
“之所以引进机器,是为了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提升工厂的整体产能。”吕江涛认为,机器换人,人不是下岗,而是腾出更多人力资源,拓展市场份额、拓展新产品、制造定制设备。
自动化、智能化……贵州的智慧工厂不断推动制造产业的融合转型升级。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立项项目清单,贵州省推荐的新能源汽车用IGBT芯片和模块研制及产业化、贵州慧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无接触高效智能物流拣选系统研究及产业化等多个智能项目入选,这些项目市场应用前景好、可带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孙宜春认为,无论是主动拥抱还是被动接受,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源自精细化和集约化水平,从长期来看,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势,必将淘汰落后产能。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