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刚才主持人讲,百度的创新动力是什么?就是如此。2008年提出框计算,现在又经历三年的发展,退出数据开放平台、应用开放平台,实际上都是云计算支撑,数据开放平台是什么,应用开放平台是什么,可能没有时间讲了。用简单的话来讲,框计算提出的时候,就是即搜即得,要搜索的东西马上就可以得到,不需要通过链接一个一个去找。经过一段的发展之后,就是即搜即用,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就是搜索一个小游戏,当时的画面就可以显示游戏的画面,就可以直接在上面玩,目前百度开放平台的应用已经达到15000多个。
天云科技副总裁雷涛:陈先生很专业,很快就亮剑了,我理解,您回答的是创新的动力来自于需求,快速的捕捉到了用户从搜索框里方方面面的需求,然后找到了我们的技术原生动力,也就是应用框计算,您讲了这么多,语意分析、行为分析、机器学习,我们更应该把你请到我们下午的大数据论坛,会着重谈实现的基理。我们看一下下面的一个问题,谈云计算更多的是,应该是亚马逊,以资源出租的模式,一个卖书企业构建庞大的数据中心,资源打包租售,有一个新的产业模型,亚马逊也在变化,他现在也有很多新的业务体的出现。除了卖资源以外,也卖能力,计算能力的外包。
上周参加运营商的论坛,当时聆听了精采的讲解一下,阿里云在国内推出的内容,有哪些是相对比较创新的技术?
阿里云计算平台资深专家林晨曦:我们目标向在十年里面,从集团的角度来讲,希望打造一个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所以大家一想到,我们如果想在这个社会上给各个公司,各个行业分析这些数据的话,云计算可能是唯一的一个能作为技术的基础提供的能力。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们后来成立的一家公司,专门做云计算的事情,三年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也有考虑的。
其中一个很大的元素,就是战略上的决策,我们可能没有用像现在比较知名的开源的软件,我们基本上从每行 Code(音译)开始,重新走过来,自己做了一整套的系统。完全就是国内少有的几个公司,就是从第一行Code开始,自己将整个分布式的环境,整个分布式的操作系统从头打造。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用的需求是这个技术往前走的真正的动力。这是第一天就是坚信的事情。我们认为只有在我们中国环境里,做电子商务环境里,遇到不同的挑战,最后打磨出来的系统,自然跟别人不一样,这是三年来,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最早的想法。
然后回到今天,我们做了三年,过程非常艰辛。三年来,我们发现,这个想法在实践当中得到很多的验证。我们举个非常小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云计算可能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一定要大规模的。这个是解决云计算问题当中最核心的问题。我们自己看大规模,解决比较好的就是用了云计算的技术公司,可能就是谷歌,一整套的GFS、Map reduce,就是大Scare的技术,一定是低成本的,就是建立在商用的PC服务器上,而不是用硬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产能支撑整个产业稳定增长,这也是一个基础。
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亚马逊,我们看到云计算还有第三个特点,除了大规模、低成本之外,第三个特点,就是必须可服务,可运营的。换句话说,就是它应该是开放的,开放就是使得大家共同在云计算平台上做事情,来使用,最后才能达到分享数据的目的。这是我们看到的三点。
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三件事情,真正做下来的时候,再结合中国的特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技术创新在里面。谷歌做GFS的时候,第一天的时候,文件系统是做成可以追加写的,Hadoop开源就没有做这个事情,过了好几个版本,加上这个功能,因为他认为有这个需求。
我们第一天我们做文件系统的时候,就是做到最佳写就可以了,后来发现中国市场不是这样的,大家知道亚马逊有两个很重要的产品,一个是EC2,一个是S(音译),就是觉得安全系数很可靠的数据放在S(音译)里面,EC2不能保证数据完全安全。希望人家结合来使用。但是中国行业里面,小网站不希望这样用,就是希望EC2里面自动包含S(音译),对于使用来讲就是非常透明。为了这个,要改后台的分布式系统,把文件系统改成不仅可以追加写,也可以改成插写,在 GFS和亚马逊架构里,Public架构里面我们没有听到他们要做这个事情。但是在中国的环境里,要求做出这样的产品,才能让大家接受。
有了这种需求,才是真正触动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天云科技副总裁雷涛:很多关键的系统,分布式计算、大数据等,还有提到商业和标准化的底层构建的设备。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的明星,来自分布式计算的阵营,十几年写Hadoop的人之一,这几年回国之后,让姚博士跟我们分享一下,刚才听到了阿里,对于分布式计算做了很多改良性的创新,姚博士很了解Hadoop的问题,也做了相应的创新,Hadoop是开放的,姚博士现在做一个私有化的公司运营,在创新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碰撞,比如现在很多做开源,开源的模式,很多人不太欣赏,纯做开源,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纯做私有性的企业,我们又会丧失掉很多,我们开源的社区里的技术贡献,长期的技术创新的发展来自于哪里?姚博士,我们在做技术的同时,因为您是一个企业者,两者之间是什么考量?
北京友友天宇系统科技有限公司CEO姚宏宇:第一,从 Hadoop角度来讲,当初设计,主要是针对走雅虎的云计算的平台,没有对外开放的,Hadoop不是雅虎的云计算的平台,最早的设计目的是针对搜索和邮箱的存储,一直到现在,整个设计框架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这是为什么有局限性的原因。我相信,阿里将云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结合起来的时候,会有很多新的创新。因为我们是跟他们差不多,基本上把原来全部推倒,从头开始写,原因可能不一样,最终写了好几年。
回到主持人的问题,私有和开源,我回来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到底是开源基础上做这个事情,还是全部从头来。有半年时间,算是在市场上实验,开源在那个时期,那个点的话,就是它不能支持的东西,和不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太多,没有办法,就是全部放弃从头开始了。
第二个,我是开源社区的一个坚定者和使用者。以前负责雅虎很多平台级的系统,我们在里面使用开源很多,但是有一点,开源真正做得非常好的项目不是特别多,客观来讲。比如说数据库,基本上大概两只手就把开源里面做得很好的产品全部属出来了。开源项目,全球有几十万个,应不是夸张的。
总体来说,开源,很多人就是从兴趣的角度来做这个事情,一开始推动比较快,解决某些问题,但是考虑不是很全面,因为不是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来为终端客户服务。开源最早的原动力是创造开源人的兴趣。等做到一定程度,我觉得,最合适的方法,是商业的力量加进去,能够把开源的事情真正推向大众。
所以,我是开源的使用者,也是开源的支持者,但我自己做的却不是一个开源的公司。我个人认为,从商业角度来说,我认为这样做出来,成功的几率比较大一点,这是第一。第二,很多企业做成功以后,就是梁总Cloud.COM 有一部分是不开源的,现在被思杰收购了,已经有商业模式了,反而把这个部分开源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所以说,应该是开源加私有性起来,友友短期内可能是一个闭源的系统,因为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很有可能以后会将所有的产品贡献出来,给予整个社区,就是友友能够生存下来的时候,能够活得比较好的时候。
天云科技副总裁雷涛: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有看到很多北美的企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也在做整个产业链的孕育和培育,很小的公司,都在做。思杰现在用这个模式在健康的运营,也希望有更多的核心,像阿里、友友,这些有真正知识内涵的企业,能够以Consulting(音译)方式对产业链做一个贡献。
第二个问题,我刚才跟嘉宾沟通的时候,我们也在谈一个问题,云计算,大数据,或者现在相应的概念,云计算从哪里来,还要到哪里去,我们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云计算的模型有很多解读的方式。最早的集群一直到现在的发展来看,都有不同的流派,看到企业社区环境里出现不同的阵营。不同的阵营,比如说像企业级市场的甲骨文、EMC、VMware抱团取暖,V-cloud还是有很多很好的作用。还有大规模的计算,一些成熟的商品都在应用,而且确实决定了实际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就是分布式的企业,构建了自己的王国,Facebook有八亿多用户,这么庞大的群体,不应该是脆弱的,应该是更强大的计算模型。不同的流派,听一下在座的四位的看法。我知道,在座的都是属于其中一个流派的,不能否认另外一个企业端的,这个角度,从哪里来,云计算将会到哪里去,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