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性是相对求同性而言的。求同性思维是一种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的非创新思维方式。求异性则表现为一种追求与众人、前人有所不同的、独具卓识的思维品质。它是获取具有新颖性创新成果的重要保证。在现代创新活动中成果的求异性往往是创新思维最突出的外部特征。
非显而易见性
非显而易见性的对立面是显而易见性。按照常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答案是可以预见的,也是具有同等水平的人所能想到的。创新思维并非是某种逻辑推理思维,它的非显而易见或意想不到的特征,是区别其他逻辑思维的重要标志。
②创新思维的结构特征
创新思维在创新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是引起变革,因为只有变革才可能推陈出新。产生这种功能的思维在构成上不可能是单一的思维形式,只能是若干具有创新功能的思维形式的集成。从创新思维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两类思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是具有连续渐变功能的逻辑思维形式,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判断与推理等;另一种是具有跳跃突变功能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如联想与想像、直觉与灵感等。
因此,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具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交互作用的结构特征(见图5-2).那么,这两类思维形式又是如何交互作用而形式创新功能的呢?从分析创新活动过程可知,在创新准备阶段和酝酿阶段中,人们主要借助渐变思维形式思考,只有当渐变思维无法完成变革现实的任务时,才考虑调用突变思维。尤其是当思维受阻乃至中断时,突变思维的参与才有可能在酝酿和明朗之间搭起桥梁,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酝酿思考突然走向顿悟,从而找到实现变革创新的突破点。一旦接通思路并找到问题求解的关键,人们的思维又重新走上渐变的途径,直至验证获解。这种渐变思维与突变思维的交互作用,也是创新思维能量释放的作用机理。
图5-2 创新思维的结构特征
(责任编辑:adminadmin2008)